博士系列讲座一《普通高校教师如何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》与《人工智能与金融预测》

来源:财经学院作者:审核人:发布时间:2025-07-11浏览次数:37


为提升学院教师科研能力,拓宽学术视野,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于202578日在财经大楼402成功举行博士科研讲座。本次讲座邀请杨兴锐博士、教授与李博博士担任主讲人,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、人工智能与金融预测展开深度分享,全院教师积极参与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
杨兴锐博士、教授长期致力于数字经济与创新领域研究,拥有丰富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研究经验。讲座中,她以“普通高校教师如何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”为主题,结合自身多年申报经历,系统剖析了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逻辑与申报要点。杨教授强调,选题是项目申报的核心,需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,避免“大而空”“小而碎”。她详细讲解了如何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学术命题,如何通过文献梳理凸显研究的创新性与必要性;针对申报书撰写,她提出“三突出”原则:突出研究价值、突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、突出研究团队的执行力,并现场解答了教师们在选题方向、框架设计等方面的疑问。

随后,李博博士以“人工智能与金融预测”为题,带来了一场聚焦前沿技术与应用实践的讲座。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,然后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切入,介绍了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,尤其是在股票价格预测、风险评估、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实践情况。

李博通过具体模型演示,讲解了如何利用历史数据训练预测模型,如何通过特征工程提升预测精度,同时也客观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预测中面临的局限性,如数据质量依赖、黑箱模型解释性不足等问题。他指出,金融领域的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,而是需要结合金融理论与行业实践,才能实现“技术赋能”。讲座最后,李博与教师们就跨学科研究合作、数据获取渠道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。

此次博士科研讲座是财经学院推进“科研强院”战略的重要举措,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科研方法指导,也搭建了跨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。参与教师纷纷表示,讲座内容干货满满,既解决了科研申报中的实际困惑,也拓宽了学术研究的思路,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后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,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。